“挑战”杜比视界,HDR10+的底牌足够吗
作者: 橙月
更新时间: 2019年12月11日 22:40:18
游览量: 153
简述:
[钉科技评述] 人们对画质的追求不断在提高,不仅体现在分辨率上,同样体现在色域、色彩位宽、对比度和亮度等方
[钉科技评述] 人们对画质的追求不断在提高,不仅体现在分辨率上,同样体现在色域、色彩位宽、对比度和亮度等方面,几点需求合在一起,也就衍生出了HDR技术。
此前在显示终端被应用的两项相关技术主要是HDR10与杜比视界,由于后者采用动态元数据,在技术上相对占优势,可以兼容前者,被认为是更新一代的HDR技术,这导致了二者其实难以形成真正的技术竞争。
不过,三星牵头与亚马逊联合一同改进了HDR10,衍生出HDR10+技术,搭载了动态元数据处理,并且将最大亮度提升,试图使HDR10+成为可以和杜比视界展开竞争的新一代HDR技术,那么,“挑战”杜比视界,HDR10+的底牌真的足够吗?

三星、HDR10与杜比视界的前尘往事
杜比视界HDR技术标准较高,三星为何没有选择现成的杜比视界,而是要费力改进HDR10,牵头推进HDR10+技术呢?
这还要从两种技术的经营模式谈起,杜比视界确实是一套高标准HDR技术,在目前看来仍然是HDR技术的最高标准,硬件厂商支持杜比视界,可以为用户提供好的体验。不过,杜比视界需要支付授权费用才可以使用。
据了解,杜比视界对硬件厂商的授权费用采用的是按产品数量收费,对每一台设备收取约3美元的授权费用。
三星作为目前全球排名第一的电视品牌,出货量庞大,如果采用杜比视界HDR技术,需要支付大量授权费用,产品还需要通过杜比的一系列认证流程,可能对三星的整体产品规划等方面会有较大影响。
除了需要支付大量的授权费用,一度被贴上技术标签的三星,以HDR10为基础,看起来对于打造HDR10+也有着一定的信心。
另外,既然能够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电视品牌,说明三星在自身品牌、技术等各方面还是有着一定的实力,并且较为庞大的产品体量,可以从一定程度影响市场,那么,三星自身应该也对HDR10+技术的推广有着较高的自信。
基于以上包括成本考量、技术自信、推广信心在内的三点,三星推动HDR10升级至HDR10+,有着自身的合理性。
HDR10+与杜比视界各有何“底牌”?
从结果来看,加入了动态元数据的HDR10+与杜比视界,就有了更直接的竞争关系。因为,二者的差距,相比HDR10与杜比视界看起来已经有所缩小。
据了解,由三星牵头的HDR 10+建立了“联盟”,有着诸如松下、20世纪福克斯、亚马逊等的加入。当然,杜比视界的伙伴阵容依旧强大:苹果、谷歌、索尼、LG等终端厂商,Netflix以及一些主流的好莱坞制片厂等都有支持,杜比视界在影院以及包括电视、手机、PC、游戏主机等在内的各类终端产品上都有应用。
那么,两项技术各自又有着怎样的“底牌”呢?
说到HDR技术,不得不提到HDR10,这一标准是目前所有厂商HDR技术的基础,于2015年公布,是三星、索尼、微软等品牌合作进行制定和推动的一种HDR标准,也是目前普及率相对较高的HDR标准,同时是免费的。
三星牵头制定的HDR10+,是由HDR10改进而来,以HDR10的标准为基础,支持宽色域 Rec.2020 色彩空间,10bit 色深,以及 SMPTE ST 2084(PQ)图像传输功能。不过,HDR10+在此基础上,添加了动态元数据处理,同时将最大亮度从1000nit提升至4000nit。
虽然在标准上,属于打补丁式的升级,但加入动态元数据处理理论上带来了更好的体验,也将标准提升至“新一代”,相对杜比视界而言并不高,却也已经可以与杜比视界“同台竞技”。
不过,对于HDR10+来说,真正的“底牌”应该并不在标准上,标准的提升更多的是拿到与杜比视界竞争的“入场券”。
真正的“底牌”,其实是HDR10+同HDR10一样,是一个开放标准,无需支付许可费用,任何制造商或内容制作商都可以使用,所以对于硬件厂商、内容创作者来说,无需增加额外的费用,还可以有新要素进行宣传,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杜比方面,“底牌”更多的来自于技术层面,来自高标准带来的视听体验提升,以及影院带来的雪球效应。